闪电体育4月28日讯上周末,山东泰山主场 0-1 不敌上海申花,赛后崔康熙久久沉默,无声抗议的背后,是球队对裁判判罚的无奈与不满。本轮焦点战,裁判再次地成为“主角”,也让中超联赛 9 轮过后判罚尺度不统一的问题愈发刺眼。
本场比赛,申花李可踩踏马德鲁加脚踝、米内罗推人犯规,裁判都视而不见;泰山队刘洋、王彤正常防守却被黄牌警告。同样的动作,不同的判罚。这样的判罚尺度堪称“双标教科书”,基于这样的尺度,泰山队的球员们为了避免犯规,正常身体对抗都变得战战兢兢。下半场最后时刻,裁判对于高天意的手球没有任何判罚,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回顾前几轮,类似情况屡见不鲜。第八轮,泰山队泽卡踩踏被红牌罚下,同轮海港魏震的踩踏仅得黄牌;第七轮高迪踩踏克雷桑也只吃黄牌;第三轮周定洋先被红牌罚下,后又被足协评议改判黄牌。近似的犯规动作,却有着红牌、黄牌、评议红牌改判黄牌等不同判罚结果。到底怎样才能统一判罚尺度?
判罚尺度的公平、公正、统一是竞技体育公平的基础保障。如果中超裁判继续在比赛中充当主角,不能够保证执裁的公平公正,怎么能够给中超的良性发展创造正确的价值引领?中国足协目前的赛后评议机制虽具积极意义,但碎片化解读难以形成执法共识。期待未来当判罚争议从情绪宣泄,转化为推动规则体系完善的动力时,中国足球才能真正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根基。
闪电体育 丁志浩